从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开始,中国工人用手码字块的印刷历史延续了900多年。30多年前,潍坊电子计算机厂与北大联手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飞越。随着这个飞越的诞生,这一切已经成为纪录片中似曾相识的影像。
潍坊:中国“光电”印刷术在这里诞生
——记华光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及八年会战
通讯员毛大鹏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一项原创性核心技术,20多年前,作为"七四八工程"会战组员之一,山东潍坊电子计算机厂与北大等单位联合研发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实现了中国印刷行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印刷业从此告别了"铅与火",开创了"光与电"的时代。
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原理样机也在潍坊呱呱坠地。使我国在发明了活字印刷的上千年历史后,长达10个世纪以来大量的人力劳作得以解放,这一中国科技进步史上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如今改变了我们的时代。
骄傲者们的沮丧
活字印刷术,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推动了世界印刷史上的第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谈起他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会为此感到骄傲。
然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的印刷行业已经从铅字排版转为照相排版和胶版印刷。
可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的印刷行业还停留在铅字排版、凸版印刷的时代,黑乎乎的铅字架、沉甸甸的铅版、钻进指甲缝的油墨以及熟手排版工一天只能捡几千字的低效,一旦漏字、变字号就要调整整版的尴尬……印刷行业的产能严重不足,瓶颈在于排版速度太慢。在这方面,中国大大落后了。
由于印刷技术的落后,在当时想要出版一本书,光排版至少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
“人都快死了,书咋还印不出来?眼见凝结自己心血的图书迟迟不能出版,20多年前,一些老科学家曾对我们当时的印刷术感到于此地沮丧,并发出了这样的抱怨。”谈到当年华光照排系统研发的背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华光公司工程师殷建民对记者说。
曾参与华光系统早期研发、现任华光照排公司董事长的徐志强回忆,当年一些老科学家意识到,计算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应用将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如果不和本民族的文化基础——文字相结合,就不可能推广应用。在这种背景下,1974年8月,国家正式批准立项“七四八工程”,工程分为精密照相排版、中文检索以及中文计算机通信三个部分。
潍坊担着风险接任务
1977年,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潍坊电子计算机厂、新华通讯社等单位组成的会战组,承担起了照相排版系统的开发生产。潍坊电子计算机厂派出专业技术队伍进驻北大,参与系统的开发研制,而照排系统的生产任务基本上落在了潍坊电子计算机厂。
华光照排公司董事长徐志强称,潍坊在计算机领域起步较早、领导者敢于承担风险、人才的引进,是华光能够迅速成长的三大原因。“在那个年代,敢于承担风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徐志强说。
徐志强回忆,在“七四八工程”立项的时候,全国有不少有实力的电子计算机厂家,而潍坊电子计算机厂并不起眼。然而对于研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一些大的电子计算机厂家却并不热衷,或者说缺少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
在当时,参与研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成功或是失败专家也不敢说,即使成功了何时能够见效,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何时收回……这些问题不得不慎重考虑,不过,当时的潍坊市委、市政府对此给予了充分支持。
抛出“橄榄枝”引来“金凤凰”
潍坊当时知名度还不高,一些重大技术攻关,依靠本地人才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引进技术人才成了当务之急。为了吸引人才落户,当时的潍坊电子局决定为选中的技术骨干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答应把农村户口的配偶和子女转成潍坊城市户口,解决他们的住房、子女上学问题。
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迁户口”这个说法,潍坊抛出的这个“橄榄枝”,对那些技术人员充满了吸引力。华光公司工程师殷建民回忆,当年,华光集团原总工程师、激光照排技术专利持有人之一向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潍坊的。向阳老家是湖南,毕业后留在北大,农村户口的妻子无法在北京落户,来到潍坊以后,妻子的户口问题才得到顺利解决。
那时候,人事部门比较喜欢接纳“文化大革命”前的大学生,不大想要1970年的毕业生,认为他们在大学只学了一两年,本事不大。而来到潍坊的向阳和傅国泰等人都是1970年的北大毕业生。后来证明,他们是那批调入潍坊的技术人员中的佼佼者。
汉子长尾巴系统试用问题多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是由一个个不规则的笔画组成,不同于西方的字母文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发十分复杂、困难,汉字如何进行压缩、存储、还原是系统研发成败的关键。
“报纸输出的大样上,有的字咋还拖着长尾巴出来呢?”这是华光系统初期试用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用户的不满。这个问题困扰技术人员很长时间,华光工程师、激光照排技术专利持有人之一汤玉海挖空心思地查找,终于发现了程序在处理横、竖、折等规则笔画时有一组编码疏漏,终于让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字拖着长尾巴”这类棘手的问题,在华光系统研发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
1984年,华光激光照排系统进行试用,当时这套系统并不稳定,单纯从速度上来讲,激光排版的速度比铅排快不了多少。为了多抢得一些时间,在文字录入磁盘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就把手一直放在计算机软驱口上,文字一旦录入到磁盘中,立刻拿起来往照排车间跑。华光照排公司市场部经理宋晓利回忆。
没庆祝诞生却遭遇最后通牒
1987年5月22日,《经济日报》的4个版面全部用上激光照排,世界上第一张用计算机屏幕组版、用激光照排系统整版输出的中文日报诞生了。
王选院士的学生、当时参与华光Ⅲ型照排系统研发的秦振山,回忆起那段往事时却说:“根本来不及想怎么庆祝,因为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在15天内必须解决全部问题的‘最后通牒’。”
原来,一张报纸全部上照排后,意味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赶排出每天的日报。日报对时效性的要求是极高的,新华社凌晨截稿到发行只有四五个小时,除去印刷,留给排版的时间非常有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报,新系统软件和硬件的潜在问题都暴露出来了。“重字、重行、丢字、丢行、标题移动困难,有时明明改过的错字又重新出现;照排机、激光印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源设计不合理、抗干扰性能差、扫描抖动、暗盒不严、走纸不匀等一系列问题;字模出现宋体字横道过细、标题字大量缺字等……”王选院士的回忆文章中,列出的还不是全部问题。
面对一时间连续出现错误的报纸,读者的来信中用了“不能容忍”这样的字眼,有的甚至把用红笔画上圈、打着大问号的报纸又寄回了报社。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日报》编委会向印厂厂长夏天俊发出了“最后通牒”:必须在15天内排除故障,顺利出报,否则退回到铅排作业!
“对于做激光照排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与命运的抗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如果真的退回铅排,意味着王选老师从1975年开始的努力将付之东流,排版印刷技术的变革,也可能就此陷入僵局。”时隔20余年,秦振山仍有些激动。
在大家都变得心情沉重的时候,王选却始终对系统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自己的思路是没问题的,技术上是有前瞻性的,任何新系统运行时由于不稳定出现的故障,一定是可以排除的。秦振山感慨:“这种坚定的信念,高贵的精神在那个非常时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无数次困难之后,我们终于把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了。”
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不仅在《经济日报》出了报,还得到迅速推广,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主要是有一批人,具有‘只要从铅排出来,遇到再大困难也决不退回铅排’的精神。”这股韧劲儿,现在仍然从秦振山身上散发出来。
1987年下半年,华光Ⅲ型系统的运行越来越顺利,效益也大大提高。这年10月,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工作报告全文34000多字,《经济日报》在收到新华社电讯稿之后,立即上华光系统进行计算机排版,整个过程仅用20分钟。而其他大报则召集一批最熟练的铅字排版工人,苦战三四个小时才完成了排版任务,激光照排的威力充分显示出来。
跨越大洋的刀光剑影
20多年前的华光激光照排系统,面对国内嗷嗷待哺的印刷市场,远远不能满足印刷工艺的需求。面对这个市场国外的很多企业也垂涎三尺、志在必得。
就在《经济日报》订购了两套华光Ⅲ型照排系统两个月后,另一家举足轻重的报社花430万美元向美国HTS公司订购了新的照排系统。
而华光的目标是,要在3—5年内把国外照排系统赶出中国市场,一定要比HTS公司的系统早出报,而且价格只是它们的1/8。
两个企业,一个在中国,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虽不曾面对面较量,彼此却都感受到了隐形的刀光剑影。
1986年3月,HTS公司第一次提出修改合同,要求变换系统的某些指标;4月,《经济日报》印厂派人到杭州进行华光Ⅲ型系统稳定性试验;9月30日,第一套华光Ⅲ型系统运进经济日报社印刷厂;10月,HTS公司第二次修改合同,申明不能按时交货;10月28日,由经济日报社印厂印刷,每周出版三期的《中国机械报》4版开始尝试用照排系统出报;1987年5月22日,《经济日报》的四个版面全部用上激光照排;12月2日,华光Ⅲ型报纸编排系统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价格仅为美国系统的1/15。
而从美国传来消息,HTS中文排版系统仍然没有进展……
“中文是非常复杂的语言,对报纸排版的要求很高很细致,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理解。王老师有效地整合了‘字形信息压缩与还原技术’和‘整版输出技术’,终于取得了这次竞争的全胜。”秦振山谈道。
虽然HTS公司方面也抱着“用牙啃也要把系统啃下来”的决心,但是,当这位洋公司的总裁带着两套最新研制的报版软件和技术人员到国内做最后一次的努力时,所面对的却是程序装入系统后立即死机。他们不得不一声叹息,在事实面前甘拜下风,并因此而辞职,公司不久也宣布破产……
首战告捷并没有迟滞华光的脚步,比华光Ⅲ型系统功能更为强大,稳定性更高的Ⅳ型系统1988年投入批量生产,正式投放市场。
在2001年由中国工程院倡议主办、95位院士推荐评定的“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得票高居第二位,仅次于“两弹一星”。
(有关资料综合)
名词解释:
激光照排
所谓激光照排,实际上是电子排版系统的简称。电子排版系统的诞生,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化的变革。在此之前,无论是出书还是办报,主要依靠的是铅字排版印刷。这种技术虽为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如工人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版面缺乏变化、效率较低等等。而电子排版系统以崭新的面貌为出版界、新闻界、印刷行业带来了蓬勃生机。它以效率高、周期短、版面灵活、字库齐全等优势逐渐取代陈旧的铅排技术,成为出版印刷行业技术中的主力军。
关键人物:
当代毕昇王选
王选出生于1937年,是江苏无锡人。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让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并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
王选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6年2月13日11时03分王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新闻链接:
报社老厂长回忆当年出报情景——
20多个排字工人赶不上出报任务
经济日报社印刷厂老厂长夏天俊回忆,20多年前的报纸一般都是4个版,每个版容纳1万字,4个版就是4万字,就必须有20万字的排字能力才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日报社增加了排字房、排字工人、铸字机,购买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日本铸字机,可还是无法满足报纸发展的要求!每天每人平均排四五千字,20多个排字工人还是赶不上出报任务。手工铸字、排字、制版不光速度慢,印刷质量也不能保证。有的报社印刷厂引进了日本的第三代光机照排系统,但是在文字照排之后与图片拼接需要人工剪贴。拼版然后再照相制成ps版,而且进口机器的价格颇为昂贵,功能并不适合中国报纸排版的要求。
1985年,国家把《经济日报》作为我国大报版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改造的试点单位。
1987年5 月份,《经济日报》的全部版面都用激光照排技术排版。5月22日第一张激光照排的《经济日报》印了出来。《经济日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日报。
延伸阅读:
中文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出现
1992年,中文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出现,与传统的电子分色系统相比,它具有彩色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等优势。《澳门日报》首先采用了这一技术。1992年1月21日,《澳门日报》刊登了邓小平南方视察的照片,便是利用北大方正的彩色照排技术制作的,而这一天的《澳门日报》也是世界上第一张不用电子分色印刷的中文彩报。过去人工剪贴需一两个小时一版的彩报,现在只需十多分钟。
此后,适合精美高档彩色印刷的系统分辨率比原来高出10倍,挂网速度提高几十倍,汉字储存量大了100倍,这些技术难题的突破,使彩色照排系统淘汰彩色电分机成为一种趋势。
汉字激光照排击退英美同行
20世纪80年代初,当欧美已经进入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阶段时,中国印刷业仍在沿用近百年的铅字印刷。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问世,改变了这种现状,迎来了中国印刷业历史的第二次革命。1985年5月8日,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和新华社中间试验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鉴定和验收。使中国印刷业务跨越了第二、第三代,直接进入第四代计算机激光照排的信息化时代。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造福了整个华语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一统国内照排系统市场,使当时来中国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英国蒙纳公司、美国王安、HTS公司和日本写研、森泽等公司,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2009年暑假采写, 10月刊登在《潍坊晚报》庆祝建国60 周年《祖国万岁》专刊。